truncate table 表名 (删除表中记录时释放表空间)
DML 语句:
表级共享锁: 对于操作一张表中的不同记录时,互不影响
行级排它锁:对于一行记录,oracle 会只允许只有一个用户对它在同一时间进行修改操作
wait() 等到行级锁被释放,才进行数据操作
drop一张表时也会对表加锁,DDL排它锁,所以在删除一张表时如果当前还有用户操作表时不能删除表
alter table 命令用于修改表的结构(这些命令不会经常用):
增加约束:
alter table 表名 add constraint 约束名 primary key (字段);
解除约束:(删除约束)
alter table 表名 drop primary key(对于主键约束可以直接用此方法,因为一张表中只有一个主键约束名, 注意如果主键此时还有其它表引用时删除主键时会出错)
alter tbale father drop primary key cascade ; (如果有子表引用主键时,要用此语法来删除主键,这时子表还存在只是子表中的外键约束被及联删除了)
alter table 表名 drop constraint 约束名;
(怎样取一个约束名:1、人为的违反约束规定根据错误信息获取!
2、查询示图获取约束名!)
alter table 表名 disable from primary key ; (相当于把一个表的主键禁用)
alter table 表名 enable primary key ;(enable 时会自动去检查表的记录是不是符合要求,如果有脏数据时必须要先删除脏数据才可以 enable)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增加字段:
alter table 表名add(字段字 字段类型)
删除字段:
alter table 表名 drop(字段)
alter tbale 表名 drop column 字段 ; (8i 以后才支持)
给列改名:920才支持
alter table 表名 rename column 旧字段名 to 新字段名;
修改字段
(此时应注意的问题,更改时要看具体值情况之间的转达换,改为字符类型时,必须要为空)
alter table 表名 modify( 字段,类型)
更改表中的字段:
update 表名 set 字段 = 值 where 条件
更改表名
rename 旧表名 to 新表名 ;
删除表:
trucate table 表名:(表结构还在,数据全部删除,释放表所占的空间,不支持回退,常用删除大表)
关于oralce中产生序列(sequence):
create sequence 序列名alter system flush shared_pool;
(不带参数时默认为从1 开始每次递增 1,oracle中为了提高产生序列的效率一般一次性产生20个序列放入当前会话的序列池中备用以加快效率,序列会出现不连续的动作回退操作不会影响序列取值)
sequence 的参数:
increment by n 起始值, start with n 递增量, maxvalue n 最大值, minvalue n 最小值,cycle | no cycle 轮回, cache n 绶存(第一次取时会一次取多少个id存起来)
查看 sequence 示图:
desc user_sequences ;
select sequence_name , cache_size , last_number from user_sequences where sequence_name like 's_';
select 序列名.currval from dual 查看当前的序列数
select 序列名.nextval from dual 查看下一个序列数,它会自动给当前的序列加1
为列:nextval currval
(开另一个session时取当前值不成功时,应该先取下一个值,再取当前值)
清空当前会话的内存:
alter system flush shared_pool;(执行此命令要有DBA权限,一般用户执行出错)
修改序列:(此命令不常用,只需了解就行不必深究)
alter sequence 序列名 修改项;
删除序列sequence
drop sequence 序列名;
创建示图: creating views(属于了解知识)
desc user_views;
select text from user_views where view_name='TEST1_V1' ;
示图就相当于一条select 语句,定义了一个示图就是定义了一个sql语句,示图不占空间,使用view 不会提高性能,但是能简单化sql语句
(扩展知识: oracle 8i 以后的新示图)MV 物化视图(占存储空间,把select 结果存在一个空间,会提高查询视图,增强实时性,但是存在刷新问题, 主要应用在数据仓库中用要用于聚合表)
使用示图的好处:控制数据访问权限.
如何创建一个示图:
create or replace views test_vi as select * from test1 where c1=1;
此时往表test1(base table 基表)中插入数据时:表中没能变化,示图中的数据发生改变
从示图中插数据时相对应的表会发生改变:
往示图中插数据时,会直接插进基表中,查看示图中的数据时,相当于就是执行创建时的select语句。
简单示图:能进行DML操作。
复杂示图:来源于多张表,不能执行DML操作。
关于rownum:
rownum 有个特点要么等于1 要么小于某个值, 不能直接等于某个值, 不能大于某个值。rownum常用于分页显示。
练习:查询出第5条数据和第10条数据之间:
select first_name , rnum from ( select rownum rnum , first_name from s_emp where rownum <=10 ) where rnum between 5 and 10 ;
分面显示:
SELECT * FROM (SELECT a.*, rownum r FROM S_EMP a WHERE r between 5 AND 10 );
练习:哪些员工的工资比本部门的平均工资高?
select first_name , salary , avgsal from s_emp e , ( select dept_id , avg (salary ) avgsal from s_emp group by dept_id ) a where e.dept_id =a.dept_id and e.salary > a.avgsal;
在示图上加一个 with check option 就相当于给示图加上了约束
create view test_v as select * from test where c =1 with check option ;
同义词:相当于别名的作用(***只需了解***)系统自建的同义词: user_tables
create synonym asd_s_emp for asd_0607.s_emp ;
目的就是为了给asd_0607_s_emp表起另一个代替的名称asd.s_emp;注意这个同义词只能自己使用;
create public synonym p_s_emp fro asd_0607.s_emp; 创建公共的同义词,但是要权限.
删除同义词:
drop synonym 同义词名称
创建索引: Creating indexes(概念很重要对系统的性能影响非常大)
建索引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快查询速度。
索引就相于一本的书的目录。索引点系统空间,属于表的附属物。删除一个表时,相对应的索引也会删除。truncate 表时索引结构在,但是数据不存在。
full table scan 全表扫描
用索引就是为了快速定位数据:(理解时就以字典的目录为例)
查看表的rowid:
select rowid , first_name from s_emp;
rowid 定义的信息有: object block table
每条记录都有自己的rowid
索引由谁创建:用户,建索引后会使DML操作效率慢,但是对用户查询会提高效率,这就是我们建索引的最终目的,
创建一个索引:
create index 索引名 on 表名 ( 字段名);
create insex testindex on test(c1, c2);
哪些字段应该建索引:
经常要用where的子句的地方,所以要用索引.用不用索引,关键要看所查询的数据与所有数据的百分比,表越大,查询的记录越少,索引的效率最高.
替换变量:用&符号来定义替换变量支持交互性提示,对于字符性的数字,一定要写在单引号之间
set verify on
set verify off;
相当于开关变量,用于控制是否显示新旧的sql语句
select id ,last_name ,salary from s_emp where title='&job_title';
更改交互的提示信息:
accept p_dname prompt ' 提示信息';
定义变量:
define p_dname='abc';
分页的实现语句:(可以正常运行)
select * from ( select rownum rnum , a.* from (select * from s_emp) a ) where rnum between 5 and 10 ;
本文来自CSDN博客,转载请标明出处:http://blog.csdn.net/andymu077/archive/2009/06/24/4293261.aspx